重庆渝北长生实业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重庆渝北长生实业有限公司 >长生资讯 >大家健谈
文章详情
三峡大鲵应用价值开展座谈会
作者:admin   添加时间:2018-10-10 17:30:43   浏览:

三峡大鲵应用价值开展座谈会

  中国经济网北京 9 月 1 日讯(记者 佘惠敏 实习生李永文)中船重工军民融合与国防动员发展研究中心日前组织召开了三峡大鲵应用价值座谈会,介绍了一种军民两用的新材料新技术。记者了解到,大鲵粘液在伤口愈合方面存在巨大的医用价值,未来可应用在手术创口愈合和战场急救等医学领域。

  中国大鲵俗名“娃娃鱼”,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两栖动物,被水产专家称为“水中活人参”,具有很高的医用、食用价值。世界上最早的大鲵化石出土于我国内蒙古,距今约 1.65 亿年,与恐龙同时代。所以大鲵又被称为“活化石”,是我国的国宝之一。

  重庆长生实业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特色养殖与生物技术为主要方向的大型企业,主营大鲵及其他野生动物的养殖与生物技术研发。该公司董事长周明辉介绍,公司拥有一批包括“娃娃鱼”研究专家清华大学孟安民院士、中国航天员中心航天食品与营养研究室主任陈斌等在内的一流专家团队,曾开发出以大鲵为食材的航天食品,为中国航天员提供蛋白质营养。

  在产品研发中,专家团队发现,大鲵除了高营养价值,还有更神奇的特性。大鲵在遇到低压电流或针刺等外部刺激时,身体表层会分泌出一种粘液。技术人员将该粘液制成的粉末涂于动物内脏的创口时发现,伤口在 2 秒左右就自动愈合,瞬间止血,而且发现粘合后的创口表面仅有一条细线,粘合的非常牢固。大鲵粘液具有的这种生物特性,是一种非常好的组织粘合剂,具有优异的医用性能。技术人员在后续的活体试验中发现,粘液的固体粉末没有毒性等副作用,是目前最具前景的天然医用生物材料。

  周明辉介绍说,大鲵经历了长期的进化,其粘液材料的微结构和与之对应的力学性能趋于最优化,所表现出的优异强韧性和功能适应性,是传统人工合成材料无法比拟的。大鲵粘液材料经过加工后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的修复,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中国独有、世界首创的大鲵粘液这种生物材料,颠覆传统医学伤口缝合技术,更将是颠覆传统大鲵养殖产业的新机遇。

  目前国内常用的医用粘合剂主要有血纤维蛋白、氰基丙烯酸酯以及贻贝足丝蛋白等。血纤维蛋白粘合力弱,固化缓慢,机械强度差。氰基丙烯酸酯毒性强,聚合物膜易碎。来源于海洋贻贝足丝的足丝蛋白,相比前两种具有高强度高韧性和防水性,但是一万个贻贝中才能制取 1 克粘附蛋白,导致贻贝足丝蛋白成本十分高昂。

  与贻贝足丝相比,大鲵体表粘液产量非常充足,每条一次可采 50 克,可重复循环大量采集实现规模化生产。

  大鲵的生活环境较为独特,一般在水流湍急,水质清凉,水草茂盛,石缝和岩洞多的山间溪流、河流和湖泊之中。周明辉说:“我们建设了高度模仿大鲵生活环境的养殖基地,可年产 60 万尾大鲵。这一应用目前在国际上完全是空白,公司正强力推进研发速度,研发制作粉末、喷雾、贴片、液体等系列产品,用于部队战场急救和医疗护理。”


评论COMMENT

——

用户名 Name
评论 Comment


联系我们

  • 电 话:400-023-1533
  • 邮 箱:chqzhxl@163.com
  • 地 址:

常见问题解答 | 投诉与建议 | 版权说明 | 法律条款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重庆渝北长生实业有限公司 -渝ICP备18000898号-1